珠街:“油潤”農業轉型升級路
來源:保山日報 閱讀:
走在昌寧縣珠街彝族鄉集鎮的街道上,不時會有一股若隱若現的植物油芳香沁入心脾。循香而去,原來是設在原供銷社院內的油坊里,正榨出的紅花籽油不知不覺中溢出了芳香。
生產車間里,珠街灼華農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段中華正帶著幾名工人忙碌著,這邊精挑細選好的紅花籽進入榨油機內,那邊一股金黃的油汩汩流入大盆里。
段中華說:“之前,我在村上工作9年多,看著家鄉的產業發展情況,一直想著創辦個產業,帶動父老鄉親提高產業,但是前幾次嘗試都沒有成功。后來,我們幾個人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立足實際成立了合作社,開辦了加工廠,以核桃油、紅花籽油為重點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就是想在傳統產業基礎上,深化開發出來新產品,延長產業鏈,打出品牌,帶動大家一起增收致富。成立一年多來,我們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這也增強了我們發展的信心。”
段中華介紹,灼華農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于2021年3月正式登記注冊,現有成員51戶。合作社成立后,與昌寧縣耇街供銷社珠街綜合門市部租賃閑置資產用于加工廠建設,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發展,在紅花籽油和核桃油加工銷售的基礎上,對其他一些特色產品進行加工銷售。目前,合作社有加工廠房面積614.98平方米,綜合用房面積1100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積105平方米,維修車間26平方米。
“核桃、紅花是我們地方傳統的老產業,資源豐富,原料質量比較好。這兩年核桃滯銷,紅花籽利用率不高,價值得不到提升。我們主要以核桃和紅花籽為原料,以壓榨的生產工藝,開展食用油加工銷售。”段中華說。
段中華帶著員工走進剛安裝好的新車間,對生產線進行調試。“今年,我們投資65萬元錢購置安裝了新的生產線,正常運轉后每年原料加工能力650噸左右,其中紅花籽200噸,核桃450噸。紅花籽除了在鄉內收購,還將向縣內和周邊鄉鎮種植戶收購一部分。”
珠街彝族鄉黨委書記徐文斌查介紹:“近年來,我們結合農業鄉實際,不斷加大農特產品加工企業的培育力度,增加農特產品效益,核桃油、紅花籽油等加工生產就是其中的一個亮點。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步伐,促進群眾增收推動全鄉發展。”
珠街鄉農產品豐富,除烤煙、畜牧兩項傳統支柱產業外,還有紅花、泡核桃兩項傳統骨干產業。目前,全鄉紅花種植面積6000畝,年可實現農民收入1200萬以上;泡核桃面積19萬畝,年產量4000噸。澳洲堅果、青花椒、魔芋、百香果、貢菜、水果,中藥材等后續產業也逐步成型。
下一步,合作社還將投資建設一座300多立方米的冷庫,將通過農產品加工銷售,在帶動紅花種植面積合理擴大、泡核桃提質增效,同時促進畜牧業轉型發展,帶動彝鄉特色農產品銷售,提高綜合效益,為實現鄉村振興出力加勁。吳再忠
責編:劉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