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 科技幫扶助推鄉村振興
來源:保山日報 閱讀:
“老科協,真是好,辦實事,空話少,來傳經,來送寶,信科協,服科學,致富不忘老科協。”這是群眾對老科技人員由衷的贊揚
在騰沖,有一群從機關、科教文衛等多個行業退休的黨員、干部、科技人員,他們以科技為支撐、立足向科技要效益,退而不休,揮灑夕陽之志,用科技幫扶助推鄉村振興。
科學種植換來青山常綠果實串串
“15年前我們寨子缺水,地表裸露,荒山成片,這些年來,在老科協人員的幫助下,種植克地佬、油茶等經濟作物,把寨子周圍的荒山變成了青山,青山變成了花果山。”克地佬種植大戶岳太恩說起來非常感慨。
幾年前,荷花鎮租賃清水鄉老洋河自然村寨子周圍閑置的耕地、荒山進行植被保護、擴充水源林,管理權仍然屬原來農戶。閑置的耕地、荒山進行怎樣保護、種什么樹才能達到既保水源又能創造經濟價值成了農戶的難題。2017年騰沖市老科協把清水鄉老洋河自然村列為了聯系點,實地考察、精心研究,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提出在平整地塊立體混合種植紅花油茶、泡核桃、牧草,在荒山陡坡地段種植克地佬的種植模式,從而達到既保護水源又助農民增收的效果。
為實現“護林”“增收”雙目標,共產黨員黃文軒、胡家和、朱耀春、劉佰林等老科技工作者,事事爭先,幫助造林農戶協調扶持資金,解決飲水、購苗、挖坑、施肥、管護等問題,最終成功在清水鄉老洋河自然村推廣300多畝立體混合種植、600多畝克地佬水源保護林。老干部朱耀春高興地說:“共產黨員就是為百姓謀幸福,如今青山常綠果實串串,一年四季綠葉、飛花、果香,為鄉村振興增添了別樣光彩,我看著相當舒服,也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扎根基層科技扶持讓農民方便得實惠
退而不休,扎根基層,不辜負黨和人民多年培養,傾注畢生所學,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活動,積極為當地農民致富服務,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共產黨員、農藝師寸愛勛退休扎根和順,長期指導并參與騰沖治恒農業專業合作社推廣水稻機插秧技術,經過幾年努力基本形成了一整套“訂單、預約、集中、統一”的水稻機械插秧育苗生產模式,推廣面積從不足百畝逐年穩定增加。據統計,2021年達到1000多畝,服務范圍輻射至和順、騰越、中和、荷花、蒲川等鄉鎮,多年來總計推廣面積2555畝,農戶增收節支效果顯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有了可靠的抓手。寸愛勛說:“采取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省時、省心,育苗、插秧、施肥、收割都有合作社張羅,田地不荒蕪還保值增收,我很樂意。”
助理畜牧師閆生再退休居住中和農村,指導農戶科學養殖,積極為農戶養殖的禽畜防病治病,只要群眾需要,不分白天黑夜上門服務,幾十年來共為群眾治療生豬9萬余頭次,大牲畜500余頭,家禽10000余只,為群眾減少損失40多萬元。閆生再認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領著工資退休在家,我有責任和義務把黨對自己多年培養掌握的知識技能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為當地畜牧業發展、鄉村振興貢獻綿薄之力”。
小項目撬動小產業發展引領農民增收
老科協積極申請產業富民項目,引進新產品新技術,因村制宜打造特色品牌,憑借技術和人才優勢,抓項目,辦樣板,堅持小項目撬動小產業發展,立足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引領農民增收。到目前為止,先后為中和鴕鳥園、中和三園果莊、五合觀光果園提供技術支持和項目幫扶,引導農戶種植紅花油茶、克地老、藍莓、獼猴桃、黃精、元寶楓、云紅花等經濟作物,有力帶動了當地百姓致富奔小康。
支持返鄉創業大學生李朝志、尹云波夫婦創建中和鴕鳥園,給予他們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吸引其扎根農村,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2020年中和鴕鳥園授予3A級景區,養殖鴕鳥600多只,帶動周圍群眾養殖近1000余只;示范種植的20畝藍莓,已發展至70多畝,帶動了周邊農民參與種植增收致富。
三元果莊獼猴桃是由老科協引進并指導農戶王家培種植成功的,現已成為該園的支柱產業,到目前為止,三元果莊已售出獼猴桃苗20萬株,周邊種植面積達2800多畝,已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又一新途徑。“元寶楓”、“云紅花”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藥材,2019年引進了一批元寶楓種子和300株樹苗,在三元果莊進行育苗和種植試驗;今年引進“云紅花”在五合種植100畝。隨著“元寶楓”、“云紅花”的示范種植成功,又將成為支持鄉村振興的一個
老干部胡家和贊不絕口地說:“產業是增收的基礎,是脫貧的保證,因地制宜推動產業扶貧,變資源為資產,變小為大,讓小項目撬動小產業發展引領農民增收。”
科技培訓咨詢為農民提升智力
圍繞科技培訓、農技服務、農村文化等方面開展工作,提升農民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素質,十多年來,老科協組織開展“科普日”、“科技周”活動30多次,宣傳版面400多個,開展“三下鄉”趕科普街40多次,發放科普宣傳資料30多種,約20萬份,義診35000多人次,演出節目100多場,受教育群眾達12萬多人。
原騰沖人大副主任老科協會長黃文軒說:“10多年來,老科協秉持習近平主席對老科技工作的指示,在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推動科技為民服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涌現出了許多先進事跡,我們將繼續不忘初心、老驥伏櫪、再作貢獻”。(黃正保 楊麗芳)
責編:劉自明